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出处 成语出处

什么病开什么方对症对药打一生肖比较好-什么病用什么药成语

tamoadmin 2024-10-19 人已围观

简介科学要求每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

什么病开什么方对症对药打一生肖比较好-什么病用什么药成语

科学要求每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

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 (美国)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意大利)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 (俄国)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 (英国)

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 (英国)

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中国)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意大利)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法国)

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爱因斯坦(美国)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法国)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法国)

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巴甫洛夫(前苏联)

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英国)

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英国)

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培根(英国)

目前的时代,真理是那样晦暗不明,谎言又是那样根深蒂固,以致除非我们热爱真理,我们便不会认识真理。——帕斯卡(法国)

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帕斯卡(法国)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美国)

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美国)

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爱因斯坦(美国)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爱因斯坦(美国)

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希腊)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亚里士多德(希腊)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希腊)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子吃黄莲: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烈性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炭(叹,即享受)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

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礼义廉:无耻

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损失

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

阎王爷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见于粤语的歇后语:

牛皮灯笼:点极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

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

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隔夜油炸鬼:无火气

番薯跌落风炉:该烩

湿水榄核:两头唧

水瓜打狗:唔见咁截

无掩鸡笼:自出自入

白鳝上沙滩:唔一身散,即定了

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

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结他无线(湿水棉花):无得弹,即无可挑剔

非洲和尚:乞人憎(黑人僧),即令人讨厌

卖鱼佬冲凉/卖鱼佬洗身:无声(腥)气

船头尺:度水

亚兰嫁亚瑞:累斗累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老举埋年结:算数

蒙古大汗:忽必烈:被打至屁股开花(忽=屁股;烈=裂)

吞金灭宋(金=借喻买菜的钱;宋=餸=菜)

放下担子聊天:歇后语

容易

牛角上挂把草:捎带不费力

火烧灯草: 一点就燃

沙土地里的萝卜: 一带就来

床头上拾钱:不用弯腰

两个小孩子抬一根野雉翎:压不着

秃子当和尚:不费手续

卖肉的切豆腐:不在话下

驼子作揖:起手不难

和尚头的虱子:好捉

药店里的甘草: 一抓就到

顺水推舟:不费力

起重机吊鸡毛:不费吹灰之力

蚯蚓吃土:开口就是

衙门的钱,下水的船:来得容易

鼻涕往嘴里滴:顺势

磨房里的将军柱:总归碰得着

少慢差费

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一个跳蚤顶不起一床被盖:独力难撑

一上一得一:独子一个

一只筷子吃面:独挑眼

一分钱买十一个:分文不值

一块湿柴:再点火也烧不起来

一碗米打粑粑:能有几个

一脚盆田螺:没有一个脑壳

一篮鸡蛋滚下坡:没有一个好的

三十夜熬稀粥:不是过年的样子

三人两根胡子:稀少

大头猫作揖:老虎拜

飞机上钓鱼:差远了

小炉匠的家私:破铜烂铁

山上的蘑菇:独根

六月天的雨:有回数

天官的衣服:麻布里子

书生赶牛:慢慢来

水道口贴对联:门头不高

牛踩烂泥路:越踩越糟糕

闪电神流鼻涕:越大越邋遢

打鱼的网:百孔千疮

出了题就交卷:早稿(糟糕)

冬瓜里生蛆:肚里烂出

讲话没人听,说话没人信:光杆司令

老牛拉破车:慢腾腾的

老狼做生意:没有好货

老婆婆喝豆浆:好吸(稀)

西瓜皮打掌子:不是正经材料

吃过晚饭赶路:越走越黑

沙滩上竖屋:基础太差

冷水泡茶:慢慢来

没有导火索的手榴弹: 一块废铁

豆腐店里的东西:不堪一击

豆腐渣上船:不是好货

屁股上擦香油:不值一闻

纸补裤裆:越补越烂

泥人经不起雨打:本质太差

茅厕板作祖牌:不是正经材料

临阵磨枪:不快不光

草帽端水:零落又滴达

砍柴卖,买柴烧:尽做倒功

耗子尾巴上生疖子:出血(息)也不多

麻布上绣花:底子太差

麻柳树解板子:不是正经材料

蚯蚓变蛟:纵变不高

裁缝帅傅包脚布:不是正经材料

蜗牛赛跑:慢慢来

墙上的日历: 一天比一天少

箩框里选瓜:越选越差

懒婆娘接生:慢慢来

墨汁煮元宵:漆黑一团

鲢鱼的胡子:没几根

霜打的麻叶:蔫蔫的

生气

三个鼻孔眼:多出你这口气

六月里反穿皮袄:里外发火

王八钻火炕:连憋气带窝火

火药碰火柴:好大的火气

对着坛子打屁:憋气

四个鼻孔烂了三个:留下一个出气

发了酵的面粉:气鼓鼓的

老鸭公想唱戏:喉咙不争气

老鼠掉进面缸里:瞪白眼

买了罐子打了把:别提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肩膀上放烘笼:脑(恼)火

抱扯媚眼:两 眼一翻

孟良摔葫芦:火啦

剃头匠说气话:舍得几个脑壳不要

面孔上涂了浆糊:绷紧

香炉前打喷涕:扑一鼻子灰

借米还糠:气鼓气胀

猪尿泡打人不痛:有些气胀

筛子罩锅子:出气眼多

漏了气的汽笛光:冒气不吭声

算命先生说气话:舍得几条命不要

打破纸灯笼: 一个个眼里有火

瞎子熬糖:老(恼)了火

癞蛤蟆垫床脚:鼓起一肚子气

癞蛤蟆上蒸笼:气鼓气胀

猪八戒咬牙:恨猴儿

失败

一着不慎 :全盘皆输

千百年道行:被一棒结束了

木头人投河:不沉(成)

孔夫子的褡裢子:尽是书(输)

孔夫子的行李:尽书(输)

毛八的弟弟:毛九(冒救)

石子砌烟囱:不会成功

外婆了崽:殁舅(没救)

戏台上的垛口:布城(不成)

竹子开花:要败了

秀才房里:尽是书(输)

抱着脑袋赶老鼠:抱头鼠窜

图书馆里的家当:尽是书(输)

狗熊挨打:耍坏了

侄戴孝帽:叔(输)

肥皂泡:不攻自破

俏大姐的油头:梳(输)得光光的

唐山的火车:倒煤(霉)

老鼠啃猫鼻子:盼等不到天亮

黄泥巴落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做贼的跑到书房里:都是书(输)

强盗打官司:场场输

强盗进学堂:碰到的都是书(输)

跛脚马上战场:有无活

新华书店买纸:包书(输)

螳螂挡车逞霸道:没有好下场

施展不开

门角落打拳:兜不开势

大马拴在门框上:有力无处使

大水牯掉进水井里:有力无处使

大花篮提水:有力使不上

上了岸有船:撑不动

水牛吃活蟹:有力无处下

左手写字:格外别扭

水牛追兔子:有力使不上

阴沟里撑船:施展不开

没骨架的伞:支撑不住

床底下放风筝--再高也有限

床底下练武:施展不开

鸡窝里打拳:小架式

夜壶里洗澡:扑通不开

树林里放风筝:缠住了

屋里风筝:飞不高

两腿穿到一条裤管里:蹬不开

猴子打拳:小架式

锅缸里使锤:不能用力

拾遗

蝌蚪变蛤蟆:要脱尾巴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瘸鸭子过河:单划

擀面杖卷肉:不是骨头

壁上挂舂牛:耕不得

镜前照面:你是你

螃蟹吃高粱:顺着秆子往上爬

螃蟹进山门:夹神

穆桂英上阵:女将一员

额角上顶扁担:头挑

实事求是

半天云里翻跟头:终究要落地

床下放风筝:飞不高

床下起塔:高也有限

秤杆上的准星:分得出斤两

麻子上台发言:群众观点

五件夹衣:十件(实践)

什么病开什么方:对症下药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两下子

豆腐落在灰堆里:洗不干净

牵过猴子来打跟头:当场试验本领

桌子底下打拳:起不高手

裁缝师傅的尺子:量体裁衣

是非不分

见到胡子就是爷爷:不辨真假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辨

牛奶拌墨汁:混淆黑白

戏台上打架:不知真假

两个哑巴吵嘴:不知谁是非

河中摸鱼:大小难分

茄子炒胡瓜:不分青红皂白

狗吃猪屎:不分好坏

隔山买牛:不知黑白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损失

一枪打个苍蝇:不够火药钱

三国的蒋干:误事

上茅厕吃瓜子:进的少出的多

为个虱子烧皮袄:值不得

瓦上晒黄豆:十有九跑

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

东吴招亲:吃亏只有一回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

豆腐盘成肉价钱:化不来

走石灰路:白跑一趟

泥牛入海:有去无回

炒韭菜放葱:白搭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舍命吃河肫:值不得

挖掉肉补疮:化不来

烧火棍打驴:剩了半截

耗子钻到书箱里:食(蚀)本

偷鸡不成反失把米:化不来

脱衣服烤火:做倒事

猴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

猴子看果园:越看越少

瞎子打灯笼:白费蜡

打烂缸子作瓦片:不合算

耗子窟窿--填不满

贪图

一口吃十二个包子--好大的胃口

一嘴吞三个馒头:贪多吃不了

大车拉煎饼:摊(贪)得多了

小秃脱帽子:头明(图名)

小孩哭粑粑:要得整数

见了寿衣也想要:贪心鬼

衣食不愁想当官,得了皇帝想神仙:贪得无厌

有了一福想二福,有了肉吃嫌豆腐:贪得无厌

吝啬鬼天天捡钱还嫌少:不知足

坐着椅子叫使唤:享福

郎中开棺材店:要钱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卖煎饼的说梦话:摊(贪)多了

狗吃牛屎:图多

贪婪鬼赴宴:没有饱足

耐猴子爬樱桃树:粗人吃细粮

屎壳郎进獾窝:钻大门儿

削尖脑壳:往里钻

饿汉嗑几个瓜子吃:太不过瘾了

黄河看成一条丝:多大的心

眼睛生在额头上:好高

猫枕鱼头:不吃还捣两下

做梦当皇帝:心大

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馋鬼抢生肉:贪多嚼不烂

睡在棺材里伸手:要钱

特别,突出

人群里的秃子:头显眼

马褂上穿背心:隔(格)外一套

出头的橄子:先烂

白鹤站在鸡群里:突出

羊群里的象:突出

兔子群里一只象:庞然大物

亮天星子:显眼

破手套:露尖了

桌单盖牛背:露头角

脑壳上长头角:比别人出格

瞎子吸烟:摸灯(摩登)

挑剔惹事

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

一跃上墙头:跳得高

六月的扇子:爱生风

六个指头抓脑壳:眼前尽是岔儿

无孔不入:专钻空子

木匠的锯:尖点子多

火车碰头:要出轨(鬼)

东岳庙走到城隍庙:横顺都闯鬼

发了疯的猴子:上窜下跳

庆父不:鲁难未已

米筛子挡房门:眼多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豆腐里找骨头:故意挑剔

鸡仔打眼:钻蛋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

鸡蛋里挑骨头:专找岔子

吹鼓手赶场:为了寻事

乱坟场里唱戏:闹鬼

肚子里玩杂戏:怪主意多

松香膏药:找毛病

茅厕缸里树旗子:蛆也想造反了

狗咬雷公:惹天祸

烂口袋滤豆腐:尽是渣(碴)子

要公鸡下蛋:故意刁难

屎壳郎搬家:不守粪(分)

眉毛上吊针:刺眼睛

捡田螺要好伴:莫把水搅混了

剧团里的笛子:心眼多

扇子一摇:生风(故意找麻烦)

眼畔上栽刺:扎眼

野蜂飞进渔网里:专找空子钻

野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脱掉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棉花树上结了个大板栗:算它最硬

棺材里插棍子:搅人

喉咙上使勺子:掏(淘)气

新摘的板栗球:刺多

燕口夺泥:无中觅有

壁缝里的风:到处钻

锹鱼倒进红火锅:蹦

鹭鸶腿上劈精肉:无中觅有

水银洒地:无孔不入

钱串子脑袋:见窟窿就钻

阎王吃糍粑:是鬼做的

猪八戒败了阵:倒打一耙子

落油锅的虾公:还想再蹦几蹦

痛苦

一桶开水烫在狗身上:遍体淋(鳞)伤

八十岁无儿:说不出老来苦

土杏儿:苦核(孩)儿

牛踩乌龟蛋:痛在心里

火烧眉毛:痛在眼前

乌龟生蛋:苦出来的

石匠的钢钎:挨打

老和尚的木鱼:天生挨打的货

灶上的抹布:酸甜苦辣尝尽了

苦瓜拌黄连:苦上加苦

苦瓜煮黄连:苦在一起了

茶太浓了:苦口

眉毛上吊苦胆:苦在眼前

哑子挨打:痛不可言

哑巴吃黄连:苦在心里头

黄瓜屁股:苦口

黄连水里泡竹笋:苦透了

黄连树上结苦瓜:一串串苦

黄连刻和尚:苦师傅

黄连刻寿星:苦老头

黄连刻娃娃:苦孩子

黄连树上挂苦胆:苦上加苦

檀木做的油尖:挨打

投机取巧

风吹墙头草:两边倒

老艄公撑船:看风使舵

站在旱地里聊天:讲干(奸)话

狐狸装猫叫:想偷鸡(投机)

南郭先生吹竽:滥竽充数

虾子钓鲤鱼:以小取大

黄鼠狼钻到鸡窝里:想偷鸡(投机)

属猴子的:见圈就跳

壁上的寒暑表:善于看气候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瘸子屁股:歪门邪道

团结一致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千人同船:共一条命

同一个马鞍上的人:走的是一个方向

杨家将上阵:全家上马

油浇的蜡烛: 一条心

柳条穿鱼:串连起来

蚂蚁拖蝗虫:齐心合力

蚂蚁抬虫子:大家都来

麻子打哈欠:全面动员

外好内差

马桶上插荷花:图外面好看

六月的包子:外面光华里面臭

打肿脸充胖子:外强中干

红漆马桶:皮面光

花手巾盖灯笼:表面好看里头空

纸老虎:外强中干

绣花枕头: 一包糠

细糠做饼:好看不好吃

厨房里的灯台:外面好看灶里黑

新被面盖鸡笼:外面好看里面空

墙上画大饼:中看不中吃

外行

十二月种竽头:外行

田坎上栽竽头:外行

现钱不抓:不是行家

和尚拜堂:全是外行

剃头的挖耳朵:外行

完蛋

二下五去三: 一个不留

蛇吃棒子:直了脖子

蛇吃扁担:直了眼

火烧灯草:无救手

半身躺在棺材里:等

东洋狼碰上海豹子:准完蛋

石头生病:无可救药

老虎进闸门:路一条

老鼠钻牛角:已到尽头

年猪发瘟:顺头路

医生摆手:没治了

旱地的鱼遇天干:活不下去了

泄了气的皮球:蹦不起来了

油干灯草尽:完结

茅厕里开铺:隔屎()不远

兔爷洗澡: 一滩泥

树倒猢猴散:彻底垮台

厕所里放火:烧屎()

肥皂泡遇风: 一吹就破

秋后的马蜂:横行不了几时

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破风稳:抖不起来

老鼠钻牛角:已到尽头

鸭子吃田螺:眼朝上了

黄瓜篷抽了竹了:塌下来了

黄瓜拉秧:塌了架

黄瓜掉在粪堆里:不是屎()也是屎()

黄鼠狼钻灶火:毛干爪净

雪菩萨烤火:溶掉了

断了脚的螃蟹:不能横行了

霜降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

枉费心机

大头蛆拱磨:白费力

大海捞针:枉费心

水豆腐反搭桥:枉费心机

对牛弹琴:白费劲

灯草搓绳,烂板搭桥:枉费心机

灯草织布:枉费心机

鸡吃闭口蚌:枉费心

肚痛埋怨灶神:空怪

担沙填海:枉费心

和尚头上放豆子:白费劲

临打哈欠:枉张嘴

挑雪填井:枉费心

海底捞月: 一场空

倒一箩黄豆不进耳朵筒:枉费心机

麻雀子摇枫树--白费劲

黄鼠狼拖猪:白费力气

教菩萨认字:枉费心机

隔靴搔痒:白抓

锅子里炒石头:不进油盐

敲锣捉麻雀:枉费心机

蜡台头无油:空费心

瞎子看西洋镜:白费功夫

戴着碓臼唱戏:费力不讨好

妄想

一口吞个星星:想头不低

飞机上放大炮:空想

上天摘云:拟想

卢生享荣华:黄粱好梦

白天做梦:胡思乱想

白日作梦:痴心妄想

马当活马骑:那是妄想

竹竿作枕头:空想

竹竿敲竹筒:空响(想)

泥鳅跳龙门:痴心妄想

枕头底下放罐子:空想

淳于棼大槐享富贵:南柯一梦

猪八戒做梦结婚:想得好

做梦吃糖:想得甜

做梦结婚:想得好

黑老鸦想在水里漂白:妄想

架楼梯上天:妄想

鹌鹑要吃红樱桃:想得好,吃不着

蜻蜒摇石柱:妄想

睡梦里捡钱:想得好

威胁

皮箩里洗虾子: 一个也走不脱

老虎跟着狐狸走:狐假虎威

灯芯吊颈:吓别人

坟头上耍大刀:吓鬼

杨六郎赦了杨宗保:被儿媳吓的

豆腐店里磨子:不压不做

坐汽车看风景:走着瞧

纸糊老虎:骇不倒人

抱着书本骑马:走着瞧

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骑驴瞧帐本:走着瞧

骑马逛灯:走着看

道士吹海螺:唬鬼

棺材头上放爆竹:吓人

躺着说话:不腰痛

危险

一根头发系石磨:千钧一发

刀口舔糖:危险

小刀哄孩子:不是玩的

切菜刀剃头:危险

老虎打架:劝不得

吕太后的筵席:这酒不是好酒

怀胎妇女过独木桥:铤而走险

跳进火灶:不也要脱身毛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独木桥上跑马:危险

耗子钻牛角:不脱层壳

麻雀进了瞎猫口:不也要脱身毛

琉璃碗里擂胡椒:险得很

猪八戒进汤锅:活要命

揪着马尾巴赛跑:悬

稳当落实

三个钱的豆腐脑:现成

三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

大缸里掷骰子:没跑

大碗里装糍粑:稳稳当当

小马拴在大树上:牢靠

口袋里取糍粑:现拿

车干塘水捉鱼:一个也跑不了

水缸里抓鱼:跑不了

水缸里抓王八:手到擒拿

石头上长草:根底硬

关上门打狗:跑不掉

老牛拴在树桩上:跑不了

老婆婆摸鸡:终归有蛋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穿没底的鞋:脚踏实地

穿草鞋拿拐棍走泥路:稳稳当当

穿钉鞋拄拐棍:稳上加稳

神枪手打靶:十拿九稳

顺着道走:不用打听

顺着磨道找驴脚蹬:那很容易

顺藤摸瓜:跑不了

海底栽花:根子深

秤锤过河:不浮

铁头戴了钢帽子:保险得很

猫嘴里的老鼠:跑不了

笼子里走鸟:跑不了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请你放心

跛子走路:一步步来

摸着石头过河:稳扎稳打

滚水泼老鼠窝: 一个也跑不了

瞎子打架:抓住不放

瞎子劈材:斧斧在地

檀木雕的菩萨:灵是不灵,稳却稳当

无动于衷

一拳打在棉絮上:没一点反应

石头落水:沉没(默)

石头打汤:不进油盐

对牛弹琴:充耳不闻

冬瓜撞木鱼:响也不响

舌头伸进茶缸:不沾边

灯草打锣:不响(想)

冷水烫猪:不来气

冷水泡茶:不起色

花椒树雕孙猴子:麻木不仁

秤砣掉进大海里:杳无音息

秤砣落在棉衣上:没有回音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铁锤打在橡皮上:不声不响

腊月里的豆腐:冷冰冰的

无关紧要

八月十五捉了个兔子:没你过节有你也过节

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大树林里一片叶子: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大江里一泡尿: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木头上长疖子:无关紧要

打鱼人回家:不在湖(乎)

米烂在锅里:冒关系

池塘里的泥鳅:翻不了大浪

灯草打人:不痛

灯草灰过秤:没分量

老鼠尾巴上生疱:肿也不显眼

两口子打架:不劝自了

沙包装酒:不在壶(乎)

虱子多了:不知痒

胖子的裤带:全不打紧

隔靴搔痒:不关痛痒

撕衣服补裤子:于事无补

无私无畏

开封府里的包公:铁面无私

开甑的蒸汽:直往上冲

木匠的刨子:爱打抱不平

太岁头上动土:敢犯强敌

半夜里打雷心不惊:问心无愧

豆腐堆里一块铁:算它最硬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无私无畏

铁人不怕棍:因为身子硬

路灯照明:公道

太平洋的海鸥:胆子大

电线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关公进皇宫:单刀直入

老虎嘴上扯胡子:好大的胆子

强盗手里抽刀:胆子大

丈二灯台:不自照

半夜里敲门心不惊:不做亏心事

桌子上放碗水:坦平

蜡烛一生:损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水里打屁:直往上冲

窑里的泥:越烧越硬

霜天的弓:越拉越硬

病毒伤胃药到病除是什么生肖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答者:kgdxk - 董事长 十六级 9-5 18:49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累了 一个一个打出来的

为什么要皈依

病毒伤胃药到病除是“要对症下药’’

要学会急转弯!学会调头。是公开、公证摇号为准。

劝君不要赌,常会因金钱问题与家人或朋友争执,到头来亲人冷眼看待。常因而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或失眠等问题。千万别认为是一种容易赚钱的方法,以为是在自己控制范围以内。覆水难收,无论你是穷是富,只要走上这条不归路,必然是……。

不同的患者用不同的治病方法打一四字成语

就佛教而言,皈依三宝是有意义的。

附带一说:皈依这个词,本是佛教独有,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流行,这个词也被用在其他宗教上,然而根本来说,一说到皈依就是指佛教。

以下引用成观法师《北美开示录》三皈依要义 章

整个佛法的修学,若依戒定慧来讲,其修学的次第如下:

第一、三皈是「入门」

第二、五戒是「登堂」

第三、定慧是「入室」

所以,学佛就是要经过「受三皈、

持五戒、修定慧」,因而历经「入门」、「登堂」、「入室」这三个阶段。正式受过三皈依的人,得称为「信士」,意即「信」佛之「士」。若未受「三皈」的人,则还不能称为「信士」。「信士」在佛经里又称为「清信士」。接着,受「五戒」后得称为「居士」,意思是「居」家学佛之「士」。居士持五戒,再进而修习定慧,便可「登堂」而且「入室」。「入室」以后,再下一步就是「到家」或「还家」(意思就是回家),「回家」是指什么而言呢?就是「开觉」,即是「开悟」或「觉悟」,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慢慢来,一步一步走,不过你现在这头一步,得先要跨出去才行呀!再者,以「戒法」而言,没受过「三皈依」的人,比如幼儿园的娃娃;受了「三皈依」以后算是入了「小学」;若受持「五戒」则有如上「初中」;若受持「八戒」则等于是上「高中」;受持「菩萨戒」则如上「大学」。然而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受持」,其意即是要「受」而且「持」,才能叫「受持」。你不能傻乎乎的、糊里糊涂地,就受皈依、受戒,你必须要明明白白地知道五戒的持犯之相,然后再受,才能称为「受持」如来戒法。你不能因为看人家去「皈依」,你也跟着去「皈依」;人家去「受戒」,你也跟着去「受戒」,结果到底「受」的是什么戒都还不知道!那就不叫「受持」,因为那样的话,恐怕连「戒体」都不能得到,如果没有得到「戒体」,就没有「戒体」可护、可持,就说不上「持戒」了。所以,欲受戒者,第一要先了解你所「受」的是什么戒。

按理说,「三皈依」也是一种「戒」,称为「三皈戒」,受过三皈依(小学)以后,再渐渐依次受五戒(初中)、八关斋戒(高中)、及菩萨戒(大学)——以如是次第,层层深入。

「皈依」又称「三皈依」。「皈」与「归」音义皆同。「三皈依」指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这之中共有三个皈依,故又称为「三皈依」;三皈依也就是皈依三宝。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为了不再在外面流浪生。

什么叫做「在外流浪生」呢?首先,什么叫「外」?「外」就是外界,有五欲、六尘境界的地方。其相对的就是「内」,「内」即是「根身」,详言之即是「六根」与「六识」。所以放纵「身心」到外面「六尘」境界中去流浪,想要寻找五欲的快乐,叫做流浪生。乃至于从自身之「六根」(眼、耳、鼻、舌、身、 意)中去寻求快乐,也一样属于流浪生。再更进一步讲,若从自心之「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里去求快乐,一样还是流浪生。所以,于六尘、六根、六识中追逐快乐,虽层次不同,但终归是流浪生。你若能于彼幡然回头,返求「自心」、「自性」、返归「自心」、「自性」,那样即离流浪、脱于生。这是比较深一点的道理,此理虽深,你们常听,熏习久了,渐渐也能理解。

所以,你们要知道:到五欲、六尘里面去讨生活,去追逐虚妄的快乐,即是流浪生;若能即时回头,不再流浪了,便是「皈依」的「归」字。回头是岸,即便返家。「家」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是指「佛家」,佛家即是我们的「本家」。但是佛「家」这个「家」,如果以最究竟的意义来看,还算是「外家」,因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内家」。「内家」是什么呢?「本心本性」即是我们的「内家」。所以「皈依」的意思,简单一句话就是「回家」!因此『

楞严经』 中说「就路返家」那个「返家」则不是返别的「家」,而是返回「自心」、「自性」之家。

但是你们现在若还不明「自心」、

不见「自性」,怎么能回得去呢!要想回去,第一步要先「返回自身」:从「自身」的身、口上面去作「返回」的工夫。以后等善根成熟时,再返照「自心」。返回「自心」以后,因缘成熟再返照「自性」。所以,返回自心、自性之家的步骤为:第一,先从「外六尘」(五欲、六尘)返回「自身」,然后再返回「自心」,接着再返回「自性」:

五欲六尘→自身→自心→自性

换句话讲,修学的次第与成就之进程,即是:

尘→根→识→心→性

这就是「究竟返家」的步骤与路线图。

二、外家与内家

其次,「家」有几种意义呢?一、家指「父母家」或「妻子家」,二、「家」就是指「三界家」。「三界家」和「父母妻子家」合起来便是「俗家」或「世间家」。第三种「家」是「佛家」或「三宝家」。「佛家」是什么呢?就是「出世间家」。虽然这里所说的「佛家」比「俗家」究竟,但是这三种「家」,都还算是「外家」!那真正的「家」——「内家」是什么呢?如上所说,内家即是「本家」。「本家」是什么?「本心」、「本性」才是众生究竟的「本家」,所以我们学佛要回的家,是指「本心」、「本性」的本家。因此你在外面「皈依」外在的「三宝」,又称「有相三宝」——「佛」、「法」、「僧」,这都是外在的三宝。以皈依外在的三宝,故称为「外皈依」,这是回到「外家」。当然,有一个「外家」可以回去,回到外公、

外婆的家,总比不回家要好啊!对不对?但是最好还是回到自己的「本家」,比较舒坦、自在——最好的地方还是「自家」。英文有一句谚语说:「什么叫家呢?就是你要回去的时候,它绝对不能拒绝你,那个地方就叫做『家』」(What is “home”?It is the place when you want to go back to,it can never turn you

down)我们的「本家」是真正我们的「家」,因此你应该回去——你若要回去,它绝不会拒绝你。不过你若是要当坏孩于,「离家出走」,到外面去「流浪」,奔波鬼混,那就有家等于没家,所以现在皈依以后,就不要再做坏孩子,要回家,「浪子回头」。因此,综上所言,「皈依」的意义就是浪子回头,「返回本家」。

在此我虽然是在讲最基本的「皈依」的意义,但事实上则是已经把佛的「甚深法」也以隐喻的方式包含进去了,「禅法」、「无上法」也都包涵于其中,各位可详细去体会。

其次,「皈依」中的「皈」字(「回家」),是指要先回佛的本家——即是「有相」的佛家,然后再回「无相之家」。「无相之家」即上面所说的本心、本性的究竟之「本家」。『四十二章经』中说:

「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日沙门。」

要「识心达本」才能称作「沙门」。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也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你若不识得自己的本心,学法对你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个意思并不是叫你不要学,而是说:你可能因学法而增加一些福报,不过那是人天的有漏果报:例如你可能比较「赚有得吃」(台语,收入较丰),事业比较兴旺,学业较顺利,但是这些福报却无法让你解脱生烦恼,更无法令你「开悟」,所以学佛最重要的还是「识心达本」,要返回「自心、 自性」,这样才是「归依」的「归」字之究竟意义,也是如来的本意。

家之九义

其次,「家」有九种意义: 家。即是本。。佛家亦如是,为众生法身慧命出处之「本源」二、家是根之义。佛家亦如是,为众生一切善业、善法、 菩提「根源」之所在处。三、家。为安住之义。因为安住,所以才能称为「家」,你若不「安住」下来,而到处奔驰,那样一来,「家」就不成「家」了。有的人把家当作旅馆一样,只是来来去去之间,暂时休息用的,在那样的家一袅就不会有安定、温暖的感受,因此就不像个「家」。所以,「家」必须是你能于其中「安住」之处。四、家即有父、兄之义。家一袅通常是有父、兄;当然啦,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孤儿,但是我们不讲那种特殊情形。既说家有父兄,那「父」「兄」是指什么而言?如果以「皈依」来讲,「父」就是「佛菩萨」,「兄」就是「僧伽」。「父」可以教导你、栽培你,「兄」也可以辅导你、帮助你。因此皈依佛门即以「三宝」为父、为兄,与三宝于法上成一家人。五、家有温暖。之义。「家」能令你于茫茫人海中,世情冷漠之中,得到温暖、得到安慰、鼓励。佛家亦如是,令众生永远能得到温暖、安慰、鼓励。六、家。即是有所依之义。佛家亦如是,三宝是真正可以一讥我们依靠的,令我们于生大海中有所凭借,不致沉沦。七、家。即是教导。之义。一般正常的家庭中,父母都会教导子女,即是每家都有其「家教」。佛家亦如是,于皈依后,即须修学「佛门」的涵养,方表示佛弟子在「佛家」所得的「家教」不错。然而,这并不是说师父马上就期望你修行多么好,你自己也不要这样妄想。因为你不可能皈依以后,就马上摇身一变而成圣人,没有那么快。所以,我们身为佛弟子,千万不要对人说:「哎l 你学佛的人怎么可以这样?」那种说法,是在以佛法期望别人、以佛法要求别人,这是不对的。你倒是应该这样说:「我是学佛的人,我怎么可以这样?」这是可以的;这是以佛法来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当知无论在哪一方面要求别人,都属观念错误。例如常听人说:「你做妻子的人应该要才对。」而做太太的人却常说:「做先生的人应该要… … 」这都是不对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以后,做先生的人就应期望自己而说:「我做丈夫的人,应该要:才行」。反过来,做太太的人,也一样要这样自我期望。所以大家要记住:只能要求自己,不可要求别人,尤其是在学佛方面,更是如此。因为「佛法」上的标准比世问法标准高得多,除非是佛菩萨,才能完全符合那些标准,凡夫人是没办法达到的,因此千万不可以佛法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或期望别人,否则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那是很痛苦的事,这点千万要记住。八、家即是代表不再流浪飘泊。佛家亦如是,能令众生于无尽生大海中,有停怕之港口,不再四海飘泊。九、家之义即:你不用再一个人盲修瞎练。佛家亦如旦以后,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人盲目地摸索,而能得到三宝的教示才不会走错路,或走冤枉路。

为何要皈依?——追求智觉

1.由迷返悟

常常有人问:「为什么要皈依三宝?」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一个最高的目标:「由迷返悟」;因为我们都还在「迷」中!仍是「迷位儿夫」―

所以我刚刚说「未皈依前如同在外流浪生」,「流浪生」指的就是「迷」。但是现在已经有点「悟了」,就应回头。有如你出去玩的时候,随意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咦?这条路好像不太对! 」知道不对了,若能马上回头,当下是已在做初步的「由迷返悟,回头是岸」的工作了。然而如果还是没发觉走错路的话,便会依然迷迷糊糊地到处乱闯? 乱撞― 且不知要闯到何时方休。

2.四种智觉

那么,「由迷返悟」的「悟」是什么意思呢?「悟」就风这个字在梵文中的意义就旦即是「学觉」「觉」或「觉者」,因此若不学「觉」在「梵文」的音凤「布答亚」中文翻成「佛陀耶」省,最后只剩下了一个「佛」字个「布」是没人会听得懂的!到底是要「觉了」什么呢?了了,那是行不通的。应知,所以,所谓「学佛」,即不是「学佛」(顺便提及,「佛」「布答」或「布答亚」或省称为「佛陀」)再者,学佛既然是为了学「觉」「觉了」「佛」,其义这个字,我们中国人再更进一步简。事实上,梵文一定要讲「布答亚」词,你光讲一,或学「觉了」若光喊着:要觉l 要觉!至于到底要觉什么也不甚,学佛法所要觉了的最根本者,有四种:

一、觉了「无常」(或「觉无常」)

二、 觉「苦」

三、觉「空」

四、 觉「无我」

若把此四种觉合并起来说,即是要觉了「无常」、「苦」、「空」、「无我」这四大法。

再者,一般都讲:「学佛是学智慧」;而「佛法的智慧」又是什么呢?佛法的智慧中最重要、

最根本的,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那四项:「苦」、「空」「无常」、「无我」。

所以我们如果诵经、 礼佛、念咒、打坐,修了老半天,却不知道这四件事的话,那就枉费辛苦了。不过退一步说,即使智慧未开,还不能明了这四种佛理,既然是老实依法修行,至少能得到一个好处,那就是:无形中也会由于佛力及法力的加持,而消掉很多业障;除此以外,当你日常在修行,或念经、或打坐、 或持咒的当下,没有什么烦恼,这也是修行当时的「受用」之一。因为在修持中,你若内心很烦恼,你就会念不下去,也不想念了,对不对?例如别人稍微讲你一句什么话,你心一烦,今天的早课就不想做了,或是晚课就想省掉了,明天再补,是不是这样?不过学佛除了要定时做早晚课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为了要学「觉了」、 学「智慧」― 觉了「苦」、 「空」、「无常」、「无我」。这四种佛理即是佛世尊无量无边的智慧中的根本。而「苦」、「空」、 「无常」「无我」这四项智能,其中最根本的一项是「无常」,因此「无常」也就是一切佛慧的根本,又称「无常慧」。因此可知,「无常」是一种甚深的佛理与智慧!——你可别说:无常谁都知道,很简单嘛!——其实「无常」之理是甚深、甚深的道理,唯有佛才能究竟了知。

3.[无常慧」

在古希腊哲学裹也有谈「无常孔子有一次在观看黄河水的时候夜」,这就是感念世象「无常」?」的道理的,甚至于孔夫于也说过「无常」:,就感慨系之地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他的意思是说:这河水一直在流,从早到晚都不停地流着,一去不回头,而世事也是这样,日夜变幻无常。(连大诗人苏东坡在他的词中也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影星玛利莲梦露也唱「大江东去,一去不回头」,歌词之义也是感慨「无常」的。)

世间人中,不管是圣贤? 诗人、或一般凡夫,常常也会灵光一现,而能感受到一些无常的现象;只不过世问人的观感都不够深入、 究竟,所以无法真正透达无常之事与理,而从其中超脱。唯有佛世尊不但能深入观察觉了「无常」的道理,而且能更进一步地知道如何解脱这一切「无常」之苦。后面这一点就更重要了;这就是说:世间有些智者虽也能觉知有「无常」这回事,但却没办法对付它;这有如医师只会把脉,然而把了脉之后却不会开方子;若是这样的话,等于是不会治病的医师。

一切「佛法」与一切「世间法」的交会点就在「无常」:世问的无常「事」与佛法的无常「理」,一事一理在此交会。一切世间的痛苦来自无常,而一切佛法就是为了对治世间由无常所衍生的种种痛苦,所以一切「出世问法」― 佛的「智慧」― 也是从「无常理」衍发出来的。有些学佛的人常说:「啊,娑婆世界好苦啊!」如何苦呢?为何而苦?―

答曰:以「无常」故苦。而「无常」的意义为何呢?「无常」就是「变幻不定,刹那那生灭」。因为法那刹那生灭,所以抓它不住;因为抓不住它,所以不能把握它;因为不能把握,所以令人摸不着头脑,因而只能听它摆布、任它捉弄(无智之人常说:「造化卉人」事实上是「无常戏人」),于是种种苦恼由此而生。打个比方就更容易了解这种任人捉弄之苦:譬如一个男子在追求一个女子,如果他把握不住她的性情,拿捏不稳她在想什么,他与她在一起时,就会被她的种种反应卉得糊里胡涂、 昏头转向的,也因此他就会觉得很苦恼。可是他若能够掌握住一切状况:从她本人的个性、到她的一切背景(家庭、学校、工作),诸如此类,都了如指掌,而且也深知她情绪的变化、喜怒哀乐的时机,这么一来,他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做什么事,什么时候该献点殷勤、或送点礼物,乃至什么时候该给她一点颜色看、 调伏一卜,这样一来、 她就会服服贴贴的,他也就不再伤脑筋了。〔 请注意,此处的「女子」,是用来代表「无常的世事」。〕

然而我们凡夫对于这一切法,就是没有这样深入的理解,也没有这样的把握,我们对于这一切法,好像一般男子面对女性一样,糊一袅胡涂的,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要变: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要吹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下大雨刮大风,都毫无预知之能,以至于被搞得惨兮兮的——下雨的时候你不知道要带伞,出大太阳的时候你偏穿一大堆衣服。

当知这世间的一切法即有如男女关系一般,你想要顺利、不伤脑筋,就必须先「了解」对方的性情,这在佛法上称为「解了法相」:了解你所欲追求的人(或所欲透达的法)的「法相」为何;解了法相之后,更进而解了其「法性」。「解了」法的「性」与「相」之后方能达到真正的「觉悟」。「觉悟」以后,就知道在什么状况下,出什么样的对策。这个「对策」,佛法称为「对治法门」。对治法门就是:她有什么样的性情,我就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对待她。譬如说:她有买小饰物的喜好,那我就偶而送送小礼物,花费不多,却能令她高兴。所以这跟了解「法相」以后再去「对治」是一样的道理,她喜欢什么你就给她什么,这样便能够「对」付过去;「对」,就是对症卜药;「治」,就是治病。有什么病吃什么药,这叫「对治」。

接着再讲「无常」。一切法都是「无常」的;你或许会问:什么东西是「无常」的呢?在这世问,从「物质」到「精神」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在物质界中,科学家现已知道物质是无常的了,(而事实上,佛世尊早就知道了)。他们由显微镜中发现:物质一袅面的电子、质子、中子都在那刹那变化,从未停留过一分一秒,所以任何物体的结构,每一秒钟、乃至每一刹那都在改变。至于「精神」上的呢,那更加是变幻无常了:众生的「喜」、「怒」、「哀」、「乐」、「爱」、「亚心」、「欲」七情六欲可说是时时刻刻不停的在转变,未曾一刻停息―

因此,在此世间中,身心内外一切法,皆悉无常。因为诸法无常,所以我们把握不住它。我们不但把握不住「外法」(外在的事物)、 也把握不住别人,我们甚至连自己都把握不住!不但自己的「心」把握不住,连自己的「身」也无法把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身体什么时候要闹病,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更加不知道;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明明知道有一天我们一定要「」,而我们却一点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这就是文学上所谓「永恒的悲剧」此地的「悲剧」一词,是以文学及哲学上的义涵来讲的;此「悲剧」(才矣且)亦即尼采所说的「悲剧意识」,其具体的表现,即如希腊的悲剧所示:「人明明知道自己终究要,但还是得活下去」―

这实在是太矛盾、太无可奈何、 也太苦了,只有佛如来才能令人超脱这种矛盾、无奈之苦。因此东、西方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每每谈到这问题时,就只能「哎! 」的一声喟然长叹,如是而已;为什么呢?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呀。庄子说:「无可奈何谓之命。」世问之有智且旷达如庄子者,也只能这么喟然长叹一声。怎么呢?「认命」而已!但是学佛法的人却不能这样―

学佛之人绝不能「认命」,为什么?因为如果学佛还「认命」的话,那就大可不用学了,只要与大家一样,随业流转,随波逐流就行了,如此怎能得「解脱」?怎能证菩提?若一切人皆认命、 随业水飘流,则必定没有众生能够成佛!「反正是命嘛!

」「命该如此!」「目前这样就好了!」所谓「命」是什么?「命」其实是业力,而「业力」是可以转变的。要怎样才能转变业力?要转变业力必须修持如来的「净法」―

如来的「清净法」与「清净智慧」― 才能转变众生的业力。所谓「业力」也者,其实也就是「心」― 「业」即是「心」:业由心生,业结于心。因此所谓「转变业力」其实不在转变别的,而在转变「自心」。你的心念一转,整个三千大千世界、 内在、外在的环境都跟着转了。所以你学佛以后,你的心及周遭的一切有没有「转」,这点最重要:你工作、读书的环境、

你的家庭生活、你对别人,以及别人对你的态度等等,有没有转变?这些最重要。如果你已学佛学了十年、一)十年,乃至三、五十年,而且以此自豪,可是你的习性却始终「不动」分毫,从没有「转动」过,那简直可以说是「白学」了。学了佛以后应该要「转」才对:「内转身心」、 「外转世界」。所以「六祖大师」在开示僧法达的时候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由此可知,悟了以后,你便可以「转经」。地藏经中不是分明说:「每十斋日『转一遍」。那个「转一遍」是要你去「转」它。你的心若明白觉了,则念经、诵经,便是在「转经」,否则就是「被经转」。所以『 地藏经』 里这个词用得实在高妙。因为经文中是说「转经」,而不是说「念经」、或「诵经」:经文不是说「每十斋日念一遍」、或是「每十斋日诵一遍」,而是说「每十斋日转一遍」。然而,这个「转」字诀,若要讲得详细透彻,恐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因此简单介绍到此为止。希腊有一位哲学家说:如果你把一只脚伸入河水一袅,然后再抽出来,那么,你先前伸进水一袅的那一只脚,跟抽出来的那一只脚,已是不同的一只脚!而且那河水也是不同的河水。此道理何在?因为时问改变了,所以先前伸人水中的那一只脚,其生理构造、分子式等都改变了,因此说:抽出来的时候,那只脚已经不是同一只脚了而且同时水还是一直不停地在流着,所以连那河水也已经不是先前的河水了。这是一种极深的感叹!极叹这一切法之「无常」。但是,如我先前所说,一切世问的智者而对此无常的现象时,至多也只能长叹一声:「哎,世事无常」如是而已― 连李白、杜甫等我们中国伟大的诗人,乃至于西洋的诗人如雪来、济慈、莎士比亚等,也是一样,只能望物兴叹而已。

因为先何『 空慧」与『 无我慧」接着讲「无常」与另外两种法― 「空」与「无我」―

的关系。因为一切法「无常」无常」,所以有「苦」生起(此即:「无常故苦」);而且也所以一切法实为「空」(此即:「无常故空」);前面已解释为「无常故苦」,现在来解释为何「无常故空」,以及为何「无常故无我」。首,为什么诸法「空」?因为一切法相皆悉刹那生灭,故「没有实体」可以刹那停住,而一讥我们抓得住,因为无实体可抓得住之性是空― 刹那生灭故。(无实体可得)的缘故。所以诸法其次,也因为诸法「无常」,所以「无我」。「无我」是没有「我相」,以及无「主宰」的意思。你若问说:目前这个「我」的形相,不就是「我」吗?我们刚才讲过,你目前的这个「我相」其实是一直都在变化的,它每一刹那都在变。我们以肉眼可能看不出来,不过你如果用显微镜来看看你的脸,便可知你那张脸上的组织、肌肉、筋骨、血管、毛孔、细胞、水液、血、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变,都不一样,这是从生物学、物理学、及化学上来看。假设你现在是四十岁,你若拿出三十年前(你十岁)时所拍的照片,你还认得那是你吗?可能依稀认得,但是当你指着以前的照片说:「这个就是我」的时候,能不觉得这「两个我」之问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吗?那个「我相」每十年十年都在改变,甚至每一年都在变,乃至每一天都在变。因此中国古人说:「士」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见无常变幻之迅速。以上是解释「无常慧」,以及「苦慧」、「空慧」、「无我慧」的关系。综上所说,「皈依三宝」是为了「由迷返悟」,以求「智觉」;为了开觉四种智慧,觉了四种法相:觉了「无常」、「苦」、「空」、「无我」。这叫做大乘的「共觉」,或是大小乘之「共觉」(因为是大小乘共修的项目,只是大小乘所开觉的层次有高低之不同)。除此「共觉」之外,还有「不共觉」。「不共觉」也就是「无上觉」,那就是:「觉了」真如本体!「真心」、「本性」此「觉」因为不与二乘共有(只有大乘才有此无上觉),所以称为大乘「不共觉」。为佛弟子,应先成就「共觉」,再求「不共觉」。

这4大生肖非常有福气,家有1个就不穷,看看有你的生肖吗?

对症下药:基本解释: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拼音读法:duì zhèng xià yào

使用举例:医生治病得~,做人的思想工作也是一样。

近义词组: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反义词组:无的放矢、举措失当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

歇后语:发疟疾吃奎宁;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刀切豆腐两面光,心病还须心药医打一生肖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星座,认为星座之间的配合是必须的,当然,也有比较魔幻的星座,例如摩羯。但是,中国人的传统是生肖,还有与之有关的小故事。

不仅有故事,还有与十二生肖有关的动画片,例如《成龙历险记》,上面的小玉和成龙,用十二生肖对抗来自于魔界的圣主。其中比较有印象的是马是医治百病,鸡是漂浮之力,可以在空中飞舞。

还有羊,这个符咒厉害了,可以通灵,就是灵魂出窍。让人的灵魂,从身体里跑出来,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但整个世界,都看不到你。

更牛气的是狗符咒,永生之力,拥有不之身。成龙的老爹就是利用这个狗符咒,打败很多坏人的,而且,年轻有活力,让老爹感受了当年的魅力。

这些虽然是动画片里的情节,但是,拥有这些生肖的人,还是蛮厉害的,娱乐圈里就有这样生肖的人,非常有福气。

生肖马的福气,舒心且有能力

生肖马,个性柔和却有魅力,可以随遇而安,可以奋勇向前,可以运势亨通,可以事业有成。

明星里,周杰伦就是生肖马,他在年轻时候虽然有过短暂时间的苦恼,但也是凭着实力,让吴宗宪发现了,之后就人生开挂了。

凭着《JAY》,成功打响了招牌,之后就有了自己的场子,不仅有演唱,还有影视剧,《头文字D》里面,还是蛮厉害的。

据说这种特技,是在跟娱记们的追逐中练就的,不知道真假。不过,他的魔术,还是不错的。在《惊天魔盗团2》里,竟然有他的身影,看来,他不仅仅是影视歌三栖发展,还有魔术第四维。

在事业上畅行无阻,在感情上也是一帆风顺。之前与吴佩慈、蔡依林、徐若萱等人传出绯闻,但是,最终,花落昆凌这里。

就如同说的,她是他的最后一位女友。昆凌为周董生了可爱的baby,两个人幸福美满。以为昆凌就这样在家里貌美如花就好,因为周董出去赚钱就够了。

但是,周董竟然在社交网络里表示,老婆工作,自己出来chill。周董一身休闲装备,没有看镜头,伸出剪刀手,给人一种很洒脱的感觉。

周董不仅自己出来玩,还和好友们一起,在街头吃饭,遭遇粉丝围观,表示还是包间不错,但是,从上看,周董可能近期忙于吃,脸都圆了。

不知道周董是为了之后拍戏还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中年油腻大叔的身体,要是前者,情有可原;后者,就要加强锻炼了。

艺人,一定要注重身材。霍汶希就是这样要求的,看看谢霆锋就知道了,现在的身材管理,真是太棒了。同时期的陈冠希,已经成了中年大叔了。

而周董和陈冠希,关系还真的不错,到陈冠希的潮牌店买东西,本来要付钱的,店员竟然说不用。周董表示这家店,会常来的。

这个宣传效果,太棒了。粉丝们为了等周董,也会去逛逛的。看看,这就是生肖马的高情商,不仅自己受益,还要让好友一起。

不仅周董是属马的,还有成龙大哥,还有花花、李晨、刘涛等等大明星,他们的福气,也是厉害。

刘涛,大家都知道,一线大咖,但是,由于老公王珂破产,自己出来拍戏还钱,如此努力,一年几乎不休息,不是在拍戏,就是在拍戏的路上,无论是拍戏还是代言,都在努力赚钱,很快就帮助老公还上了债。

这样的生肖马,娶回家,难道不是福气?看来王珂真的是捡到宝了。

生肖鸡,睿智且有智慧

生肖鸡的福气,也是杠杠的。他们随和,不喜欢跟别人计较太多,也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

冯巩老师,就是属鸡的。他的名言是“我想你们了”,不仅在春晚的舞台上说,还在《你好,李焕英》上说,有网友表示,只要听到他说这句话,就有年味。

冯巩老师,家世显赫,不过,这是在以前,但他小时候,家里很苦,也是知道了苦日子,他才努力,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学。

中学时候,属于班里的文艺骨干,表演了综艺节目,引起了马季老师的关注,冯老师也很高兴,费了很多力气,才归于马季老师门下。

在马老师的带领下,他努力学习相声,跟马季老师一起演绎了《五官争功》,大家可以看一下,冯巩老师当年的风采。

后来,跟牛群搭档,成为春晚的常客,《无所适从》、《办晚会》、《拍卖》、《最差先生》,都很不错。尤其是《最差先生》,觉得里面的料,太足了。一直很喜欢,有时间的时候,就拿出来听一会。

牛群不说相声了,他还和郭冬临搭档,演绎了《旧曲新歌》,里面虽然有小的瑕疵,就是郭冬临背吉他的带掉了,但是,并未影响舞台效果。

冯巩老师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还会提携后辈。贾玲就是他的学生,跟着他学相声,由于当时相声已经不景气了,她就没有很多人去请,生活比较困难。

他偶然知道了这个事情,就带着贾玲到处演出,帮助她打开人脉,贾玲每次说到老师的时候,一直很感恩。

贾玲闯荡出来以后,还不忘去看老师,在导演的处女作《你好,李焕英》里,还邀请自己的老师扮演了一个角色。

冯老师,很高兴,在**里说了那句年味很足的话。这样的冯老师,谁不爱?

他不仅自己努力,成就他人,还给他人带来福气,这样的生肖鸡,多多益善啊。

不仅是他,还有本山大叔,也是生肖鸡。早年的经历,让他知道了生活的苦,也是凭着一股子韧劲,成为了小品之王。

他在黑土地上的影响力,很大。到了春晚舞台,大放异彩,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品slogan。不仅在小品中优秀,还有影视作品,《刘老根》、《乡村爱情故事》里,他都有精彩演绎。

不仅自己好,还带着徒弟们出来,小沈阳、宋小宝、杨树林、王小利、丫蛋等等,都是他带出来的,不仅自己优秀,还带给别人福气,这是生肖鸡的福气。

鸡可以给人带来福气,羊也可以。

生肖羊,情商高,为人聪明

生肖羊的福气,是与人为善,这样的人,人缘好。还有与人交流,热情。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帮助,事业亨通,前途一片光明。

沈腾就是属羊的。很多人都知道沈腾,知道他实际上是在春晚上,那个郝建。他之前是军艺校草,年轻时候的照片,帅气,不输现在任何小鲜肉。

无论是肖战、王一博、蔡徐坤、白敬亭还是李现、范丞丞等等,就放在现在,也是亚洲最帅男子前三十名,人家当年的魅力,势不可挡。

他在军艺,专业素养就很高,毕业以后是通过话剧获得关注的。在春晚上的表现,让人熟知。不过,令他大火的,是《夏洛特烦恼》,看到的第一眼,夏洛特是谁?这是一部外国剧?

看了以后才知道,这是一部穿越剧。虽然剧情很搞笑,但更厉害的,是沈腾的搞笑能力和搞笑背后的反思,每一部**,都让人思考。

这就是能力。很多人都知道沈腾比较懒,能躺的时候,绝对不会坐着。马丽爆料说,当时沈腾懒到什么地步,旁边有手机,也不起身去拿,不点外卖,就这样饿着。

你能想到这个人会懒到什么地步吗?不仅懒,还能忘词,在春晚上都如此,但是,马丽却可以跟他搭档,因为习惯了。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沈腾,怎么可能会火?那只是表面,他为了想桥段,成宿成宿不睡觉,大家给他水里下药,才让他休息会。

付出的努力,就会有成绩,不仅《夏洛特烦恼》火了,还有《西虹市首富》,在这个剧大火以后,本来李立群老师只有十万的片酬,沈腾主动加到50万。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样的沈腾,值得火。还有一个更厉害的 ,就是他对感情的执着。他与王琦在一起,很多年了,但没有任何绯闻。这就是自律的榜样。

一个有能力,却没有绯闻的明星,值得称道,更值得火。很多人称他长在别人的笑点上,从《王牌对王牌》中就可以看出来,很多梗,都是他和贾玲造出来的。

有一期,没有什么笑点,他亲自躺在箱子里,这样用实力演绎,笑点在哪里,就在他身上。这样的沈腾,值得我们喜欢。

他的情商高,在于及时帮助小伙伴补漏,关晓彤在张小斐来宣传的时候,她说自己毕业于北电,也会这样演,沈腾当时就说,弹幕里有一句话:晓彤,你代表不了北电。

这句话虽然是玩笑话,但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她解围,防止有人用这个方式来攻击她,看似轻描淡写,但也是为人的善良。

不仅是他属羊,还有周润发和邓超,他们都是大佬,无论是演技还是做人,值得我们学习,人家在事业上的优秀,源于自己的努力,我们也是应该做好。

我也是属羊的,只是不知道,我的贵人会不会到来,说不定到来了,我也没有知晓,但是,我会跟他们一样努力,尽量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跟李厂长见面,进行一些合作。

生肖羊是与人为善,生肖狗性格外向,生活中充满了正能量。

生肖狗的福气,来自于安全感

生肖狗的福气,来自于沉稳的性格,和持久的守候,他很有忠诚的感觉和气质,让人很有安全感。

胡歌就是属狗的,他是一个帅气有加的明星,在职业中,一直是很厉害的存在,《仙剑奇侠传三》,逍遥哥哥的样子,一直留在脑海中。

他的帅气,与生俱来。逍遥哥哥,是经典。他以后,没有仙剑。当然,一场车祸,差点毁掉他的人生。

虽然沉寂了一段时间,他再一次出现,就是《琅琊榜》里的梅长苏,里面的那种坚毅和隐忍,为的就是告诉梁帝,你做错了。

他用沉稳大气的演技,证明了他不再是一个偶像明星,而是一个实力派。他在《伪装者》里也有精彩的表现,这样的胡歌,源于自己的努力。

很多人觉得,演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胡歌不仅仅是做这件事,还基本上是事事亲为。当然,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

事业上的成就,与生活中的他,有些不协调。他与女明星有过绯闻,例如江疏影、薛佳凝。胡歌表示她们都很好,但是时机不大合,就错过了。

但是,胡歌是一个对感情很上心的人,也是很用心的人,这样的胡歌,值得我们爱。很多人喜欢那种小鲜肉,可能是我年纪大了,对于年轻人的,没有什么感觉,喜欢胡歌这样的男人,有魅力。

不仅仅是胡歌,吴奇隆也是属狗的,他在事业上,很努力。在之前的小虎队里,就很优秀,他是霹雳虎,那个时候的霹雳舞,与当下的街舞一样,风靡全国。

吴奇隆之后就到大陆发展,也有不错的成绩,《步步惊心》里,跟刘诗诗演对手戏,两个人的感情,从戏里走到戏外。

之前吴奇隆和马雅舒离婚,选择了净身出户,留给前妻所有的东西,也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他努力拼搏,让刘诗诗有一个好的生活,给她一个安稳的保障。

这样的男人,值得嫁。刘诗诗结婚以后,也有了可爱的baby,一家人很幸福,这也是他努力打拼出来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家人。

最后:

无论是生肖马、生肖鸡还是羊狗,都要努力才能成就自己,都要付出才会有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生肖,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些生肖的好处在于认清自己,努力拼搏,给予自己和家人,是爱的奉养,给予周围人的,是爱的力量。

当然,其他生肖也有很好的,例如属虎的黄渤,高情商,高智商,演技也棒,在娱乐圈里,风生水起。

还有生肖牛的刘德华,算是娱乐圈的劳模,无论是演戏还是演唱,都很尽心。这些生肖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将爱传给别人,让他人也一样成功,这里面,有你的生肖吗?

生肖是马。

菜刀切豆腐两面光是生肖马,腐谐音就是数字5,两面光就是数字2,合起来就是数字7,生肖第七位是马。属马的人能学会任何一种技艺和穿搭。从建造房子到亲手制出可供一百人食用的冰淇淋都很在行。它的寓意就是为人十分圆滑,不会轻易得罪任何一个人,是属于两面都讨好的一类人群,生肖马它的品性就符合这一类型,所以这个生肖是属马在也恰当不过了。

灵巧的双手,能将任何不起眼的材料,转变成精致的成品。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很有能力。属马的人穿着时尚,总带着高贵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