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教育 成语教育

中文同志歌曲有哪些歌名-中文同志

tamoadmin 2024-10-21 人已围观

简介GAY(同性恋)即男同性恋。男同性恋是对同性产生和爱恋的男性(sexually attracted to people of the same sex)。[1]一些人口中所指的同性恋经常是指男同性恋,这是起因于忽略或者未意识到女同性恋也是同性恋群体的一部分。在西方50年代-60年代末,同性恋运动不分男女,都叫做”Gay Movement”,换句话说,男同性恋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恋也同样称为”

中文同志歌曲有哪些歌名-中文同志

GAY(同性恋)即男同性恋。

男同性恋是对同性产生和爱恋的男性(sexually attracted to people of the same sex)。[1]

一些人口中所指的同性恋经常是指男同性恋,这是起因于忽略或者未意识到女同性恋也是同性恋群体的一部分。在西方50年代-60年代末,同性恋运动不分男女,都叫做”Gay Movement”,换句话说,男同性恋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恋也同样称为” Gay”。

从70年代开始,受到由女同性恋者为核心推动的第二波女性主义影响,Lesbian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Gay渐渐开始仅指男同性恋。

男同性恋的身份标识是粉红三角形,倒转的粉红三角形是纳粹在大屠杀时期用于鉴别男同性恋囚犯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被同性恋自豪日和同性恋权利运动用作标志,它也是除彩虹旗以外最流行的同性恋标志。

在法律定义上,“男同性恋”一词倾向归于男性之间的性关系。男同性恋的身份认同过程因人而异,有些在青春期就已察觉自己被男性所吸引,而有人在青春期过后(如:投入社会工作后)才意识到自己同性恋的倾向。

同志, 该如何称呼你?

我是同性恋。台湾等地称GAY为基佬,是男同性恋的意思,又有称为同志、玻璃等,在香港,gay的中文翻译是基佬。945就是我,因为数字945的汉字拼音谐音十分的明显就是“就是我”,表达了爱你的人就是我。

同志的准确定位?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同性恋”这个称呼,而是使用更为隐讳的表达: “断袖”:语出《汉书·佞幸传》。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龙阳”:《战国策·魏策》中记载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余桃”、“分桃”: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其他尚有“男风”、“走旱路”等词婉指男同性恋现象。 在现代中文口语中,常常使用“同志”来称呼同性恋者(但是在正式场合下,这个词语的原意不变),另外“同性恋”也有“同”等近义词。此外还有粤语吸收的英文单词gay后的称谓“基”,用来指代同性恋。但是这个词语通常具有贬损意味。这种带有贬损意义的单词还有例如“玻璃”等。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把男同性恋者称做“飘飘”。 随着网路和同性恋酒吧的出现,更多的中文词汇在同性恋社区内部出现。这些词汇通常是非同性恋社区的人所不熟知的。例如在台湾,Motss(Member Of The Same Sex)通常使用于BBS这种网路系统上。 女同志族群中,“T”指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T”来自英文的Tomboy),但“Tomboy”的本义并没有同性恋的意思;“婆”指装扮、行为、气质阴柔的女同志(又称为P)。台湾女同志文化中的T/婆之分,相当于西方的Butch/Femme。“婆”这个词在最早是相对于T而来,指“T的老婆”。但近年来,婆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浮现,用以泛指气质较阴柔者。Uncle指年长的T;这个词起源于60年代,是女同志用来对长辈的尊称。在中文里则称“哥”,例如“张哥”、“金哥”。至于“拉子”、“拉拉”或“蕾丝边”指女同性恋者(由Lesbian谐音而来),最早出现在台湾作家邱妙津的女同志小说《鳄鱼手记》里,于1990年代开始流行于台湾。 男同志亦有其一套使用的名词与用语,例如台湾同志文化术语里较普遍的用语是“C货”,系由英语“Sissy”及“Nancy”所衍生而来,指气质阴柔的男同志。Macho Queen(金刚芭比)指外貌非常阳刚,身型健壮,但隐约有阴柔特质或动作及想法的男同志。另外如同于女同性恋者的“T”与“P”,台湾男同恋者一般也分为“哥”(普通亦可称‘葛格’)、“弟”(亦可称‘底迪’)两种角色。但两者主要的差别并不是女性化或男性化的程度,而是保护及依赖两种概念。但一般而言,其区分是不明显且无确实定义的,主要是排阴柔气质的男性。 另外,因李安之**《断背山》夺得奥斯卡,“断背”一词亦成为同性恋之别称。

同志英文

同志tóng zhì,英文comrades, 俄文Товарищ(读音Dawarish)

[编辑本段]同志的用语之处

中国革命时期,八路军都喜欢说 某某同志,现在同志也还是很普遍,不过在某些场合里说同志意义就不同了,比如在酒吧同志是术语,比如在同事中 男同志 女同志 很正常,只是在场合下用起来就有不同的含义了。

[编辑本段]同志原意

“同志”原指志同道合的人

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涵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建国初期同志一词来源于苏联,意思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这个共同志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国内,同志也被广泛的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用的称呼,类似“师傅”。比如“同志您好,请问前门怎么走?”。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使用。

“同志”叫法的由来

原来,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涵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到了现代,“同志”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已互称“同志”。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那些一心推翻满清王朝的同盟会会员们也互称“同志”,听上去不但得体而且悲壮。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也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920年,、罗学瓒等人在通信时,也开始引用“同志”一词。1921年,中国***“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中国***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赋予其新的涵义。

1923年以后,在中国***内部以及与外国***及工人组织之间,互称“同志”也多了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同志”这个称呼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亲切尊敬的互相称呼。同志在1959年还专门指示,要大家互称“同志”。1965年12月14日,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至此,“同志”这一称呼已不单单只是一个称呼,而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和抵制旧社会腐朽习气和官僚主义作风的一种方式。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再次指出:“全会重申了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

[编辑本段]同志起源

“同志”一词的起源

同就是能谈到一块意见相同,志,由士和心组成.士的意思就是为知己而,心就是幕红颜而生!

在我国古代,“同志”一词的意思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它是作为两个词来使用的:同,即相同、一致;志,即志向。春秋史学家左丘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意思就是说:品德相同心亦齐,心齐就志向一致。可以看出,在这里,同志是“相同的志向”的意思,与现在作为名词来使用是有很大不同的。

到了现代,“同志”成了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互称同志。1920年,、罗学瓒等人在通信中,也开始引用“同志”这个词。

1921年中国***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就是我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对“同志”一词赋予崭新的含义,表明党员之间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大目标下的一种新型关系。

1989年,香港人林奕华将自己筹划的首届同性恋**节命名为《香港同志**节》,这可能是这层意义的开端。(最晚是)从此开始,在中国大陆之外的中文地区,如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志”一词逐渐演变成对同性恋者的另一个称呼。用的时候并不是如“某某同志”这样作称谓用,而是“某某是一个同志”、“某某参加了一个同志团体”这样。这种用法起先在同性恋群体中使用,后来影响逐渐扩大,上述地区的社会各界都采纳了这个用法,例如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就在《认识同志手册2001年版》中写道:“市长爱同志”。

林奕华本人曾表示:自己希望用来取代同性恋的同志一词,是由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联想而来。林一方希望指出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则希望将讨论的焦点从性取向转移到性别议题。此后许多关注各种不同性别议题的人士都希望能用同志一词联结、包含、代表更多人,目前同志一词不仅限于同性恋者,已扩大到国际上通称的LGBT四大族群,也就是男同性恋者(Gay)、女同性恋者(Lesbian)、者(Bisexual)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例如2004年台湾出版的小说彩虹阴阳蝶,副标题就是“跨性别同志的心路历程”。并且在这层意义之后出现如“直男”这个词汇。

近年进入大陆后,由于绝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再使用“同志”这个词汇,使得这层含义反而后来居上。尽管这一层新的含义在大陆地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并使用,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媒体和文件对这一外延含义基本不予采纳。

[编辑本段]同志的评估与鉴定

性取向可以随时间的变换有所不同。评估应慎重,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吸引力 sexual attraction

(2)性行为 sexual behavior

(3)性幻想 sexual fantasies

(4)情感的喜好 emotional preference

(5)社会的喜好 social preference

(6)自我认定 self-idenification

(7)同性╱异性的生活形态 homo╱hetero life-style等之性取向。

(8)爱情突变、失恋后均加大同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