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教育 成语教育

汉宣帝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和作用-《汉宣帝》

tamoadmin 2024-10-26 人已围观

简介在古代的皇室,是很少能有真感情的,即便是父子之间,同样的一个父亲对自己不同的儿子,感情态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故剑情深”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古代汉朝时期汉宣帝对待自己的许皇后的感情,汉宣帝有很多不得已的事情,他碍于霍光的势力不得不娶了霍成君,但是在他的心里一直都是许平君,许平君于非命,汉宣帝隐忍多年,终于为她报了仇。 成语解释 故剑情深(gù jiàn qíng shēn):比喻结发之妻不

汉宣帝成语典故有哪些含义和作用-《汉宣帝》

在古代的皇室,是很少能有真感情的,即便是父子之间,同样的一个父亲对自己不同的儿子,感情态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故剑情深”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古代汉朝时期汉宣帝对待自己的许皇后的感情,汉宣帝有很多不得已的事情,他碍于霍光的势力不得不娶了霍成君,但是在他的心里一直都是许平君,许平君于非命,汉宣帝隐忍多年,终于为她报了仇。

成语解释

故剑情深(gù jiàn qíng shēn):比喻结发之妻不离不弃;结发夫妻情意深厚;指不喜新厌旧。——出自《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其指,自立许婕妤为皇后。”与之相关的诗词还有王昌龄的《行路难》以及长孙佐辅的《相和歌辞·宫怨》等。

宣帝早年

汉武帝时,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又名刘询)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贺父子下狱,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刘据起兵失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刘据的妻妾和三子一女皆,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被收系郡邸狱,得到了廷尉监邴吉的照顾。

后元二年,武帝病,望气者进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命令使者到京师诸官府狱,杀掉狱中囚犯。邴吉拒不让使者进入,刘病已方得保全性命。后大赦之时,邴吉将刘病已送到祖母史良娣家里。

武帝后来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此时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掖庭令张贺原是刘据的部下,他对刘病已极好,自己出钱供刘病已读书。在刘病已长大后,张贺为他迎娶掖庭暴室属官许广汉女儿许平君为妻。许平君是个勤劳贤惠的女子,在刘病已最困难的日子里,不但没有嫌弃丈夫,反而与他相依为命,用自己的柔情让这位落魄的皇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故剑情深

许平君与刘询于公元前75年成婚,前74年生下后来成为汉元帝刘奭,同年刘弗陵驾崩,刘询被拥立为皇帝,许平君进宫后被封为婕妤。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要求让霍成君当皇后,连上官太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刘弗陵的皇后)也如此主张。但刘询没有忘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许平君,于是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他在诏书中说: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呢?朝臣们善于揣测上意,很快品出了这道圣旨的真实意味:连贫微时用过的一把旧剑都念念不忘,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抛舍不顾。于是他们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依例,皇后的父亲一定要封侯,但霍光却始终不允。后来才给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封了个“昌成君”。

南园遗爱

而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女儿成君作皇后。本始三年,许平君再度怀孕,生下一个女儿,霍显命御用女医淳于衍(掖廷护卫淳于赏的妻子)在滋补汤药中加入附子,让许平君在坐月子时服用。许平君服用后不久毒发逝世。汉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为“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也称少陵)。

报仇雪恨

霍成君如愿以偿当上皇后,她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与许皇后提倡的节俭、贤德完全相违。刘询装作对他千依百顺,而霍成君也没有为刘询生下子嗣。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刘询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葬礼。地节三年(前67年),汉宣帝再封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立与许平君在民间所生的刘奭为太子。霍显非常恼怒,甚至“恚怒不食,以至呕血”,并授意霍成君伺机毒杀刘奭。但因为太子的老师常先试菜验毒,所以几次下手均未成功。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发动政变未遂,招致族灭,霍光子霍禹,霍云,侄子霍山,妻子霍显都被杀或者自杀。八月,汉宣帝以阴谋毒害太子为由,废掉霍成君,令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十二年后的五凤四年(前54年)再度令其迁往云林馆,霍成君自杀。葬于蓝田县昆吾亭东。

废后诏书原文:皇后荧惑失道,怀不德,挟毒与母博陆宣城侯显谋,欲危太子,无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庙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呜呼伤哉,其退避宫,上玺绶有司。至此,刘询终于为发妻许平君报仇。

在刘询落难时,许平君对刘询不离不弃;许平君当上皇后之后,细心打理后宫。而刘询能够力排众议立许平君为皇后,还能为其报仇。对于许平君来说,相比班婕妤、卫子夫等人,她已是十分地幸运。

名词他意

在现代讲述管理问题中会使用故剑情深的典故,用来描述当权者下达含糊不清的指示,从而导致资源上的浪费,但这种使用典故的方式十分不准确,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并不会使问题的讲述变得生动,反而会使人感到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别扭感,更由于这种乱用典故的低劣行为破坏的典故本身美感,有种牛嚼牡丹的感觉。

之所以管理问题会使用这则典故,无非就两方面原因:

一是使用者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能理解故剑情深里的文学意义,只看到典故的平白描述,无法鉴赏典故背后的文学内含,缺少使用典故的基本文学知识。一般来说,典故都有其寓意,而围绕其寓意本身来描述特定的某一类事物,使表达本身生动而富有内涵。如果在其他方面使用,就失去了典故本身的意义。好比在物理学讲事物运动而强搬成语“七上八下”用来描述有七个事物上升,八个事物下降,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

二是使用者缺少基本的政治常识,汉宣帝是在十分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写这样一份诏书,并非他的行事风格本身如此。一则他想达成立许平君为皇后的目的,二则又不能直言下诏抚了权臣霍光的面子,造成主臣失和,因此才写了这样一份含蓄的诏书,既表达了自己想立许平君的目的,又由于只字未提立后之事而不至于让霍光下不了台,从此可见汉宣帝的政治手段也丝毫不差。试想要是汉宣帝直接下诏立许平君为皇后,他能实现这个愿望吗?从管理学上讲,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功,汉宣帝不正是这样做的吗?

成语典故

 骄兵必败出处

 《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骄兵必败释义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骄兵必败:认为自己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骄兵必败的典故

 公元前68年,汉朝派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将免刑罪人送到渠犁一带去屯田,广积粮食,准备攻打西北边境的车师国。

 秋收时节,郑吉、司马憙带领大军出击车师。车师王先求救于匈奴,因匈奴没有发兵,随即投降汉朝。郑吉派了吏卒三百人屯田车师,自己引兵回渠犁。

 车师降汉,匈奴大臣都说:“车师土地肥美,靠近匈奴,如今落入汉朝手中,多田积谷,必有害于我国,不可不争。”

 不久,匈奴派骑兵袭击车师。郑吉率领在渠犁屯垦的士兵七千多人前往营救,终因兵力不足,被匈奴围困在车师。郑吉派人突围,给汉宣帝送去一道奏疏。

 奏疏说:“车师国离渠犁一千多里,汉兵在渠犁的很少,势不能相救,希望增派屯田士卒。”汉宣帝与后将军赵充国等商议,准备趁当时匈奴势弱,出兵攻其右翼,使匈奴不能再侵扰西域。

 丞相魏相不同意出兵,上书进谏。他详细工用兵之道,认为倚仗国家大、人口多,一心想对外炫耀威力者,称为骄兵,兵骄则败(“骄兵必败”)。

 其他大臣也以为道远烦费,可暂停在车师屯田。汉宣帝听从了魏相和大臣们的意见,取消了增兵车师的打算。

 他只派出长罗侯常惠,去车师东面一千多里的张掖、酒泉等地,调动当地一部分军队开到车师附近以示声援。后来匈奴引兵退走,郑吉及其吏士乃得解围,归返渠犁。

功德无量的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有何意义

有些成语在记忆的时候会较为困难,一方面的原因是很难从字面意义上懂得它的意思,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有些生僻字难以记忆。掌握这些成语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便是查成语字典将它所蕴藏的典故找出来,再根据成语典故去了解记忆这个成语。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个成语,同时也是一种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方法。一个成语即为一个故事,那么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便有可能用上期中的一个故事作为分论点喔!下面是由作文栏目为你带来的成语典故精选,希望能够对你带来启发。

  温舒编蒲

 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凿壁偷光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囊萤映雪

 ?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

  寻章摘句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断章取义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古谊同义)?、?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

  梦笔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著述等身

 形容读书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一字千金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洛阳纸贵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带经而锄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学富五车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三十乘书

 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枕中秘宝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开卷有益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悬梁刺股

 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韦编三绝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

  下帷读书

 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三余读书

 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

  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十年窗下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读书种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束之高阁

 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y?)、殷浩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三坟五典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骄兵必败成语故事_成语“骄兵必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功德: 功业与德行。无量: 没有限量。指恩德非常大。语出《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同“无”)量矣。”

汉武帝时,鲁(今山东)人丙吉,字少卿,为京城廷尉右监(狱吏)。当时卫太子刘据被废,其孙刘询(即汉宣帝)刚生下几个月,也入了狱。丙吉可怜刘询,托狱中把刘询精心护养起来。一次,汉武帝患病,有人说是因为长安监狱中有天子之气的关系。武帝便下令将狱中的囚犯不分轻重,一律杀掉。使者来到监狱后,丙吉拒不开门,说:“皇曾孙在里面。即使无辜百姓,也不能说杀就杀,更何况皇曾孙呢?”这样丙吉保住了刘询的性命。

到宣帝刘询即位时,丙吉因自己的才能卓著已担任丞相,但他并没有透露曾搭救刘询的事。一位名为“尊”的卒役曾与丙吉在长安监狱内共事,他将此事上奏宣帝,但丙吉删去了涉及自己的'部分,只把当年狱中抚养刘询的事呈报上去。故而在丙吉有生之年,宣帝之朝,此事一直不为人所知。到了元帝时,这位名为“尊”的卒役再次上书称,丙吉当年不怕担风险,尽心抚养宣帝,使得圣上神灵成全,“功德已亡(无)量矣”。

现“功德无量”多用来称赞人的功劳、恩德大或做了有益于别人的事情。又为佛教用语,功德指诵经、念佛、行善等。

骄兵必败的成语典故

“骄兵必败”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这则成语出自《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汉宣帝刘询派侍郎张吉等,将一些罪犯送到渠犁一带屯田积粮,以备攻打西北边境的车师国。秋收到来时,汉军打下车师,匈奴却派骑兵袭击车师。

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匈奴一事。将军赵充国认为可乘匈奴势弱,派兵攻其右翼,使它不再袭扰西域。丞相魏相不同意他的观点,劝谏宣帝说:“这些年来,匈奴并没有侵犯我们边境。为了车师而去攻打匈奴,道理是讲不通的。现在,边境上老百姓生活困难,缺衣少食,怎能轻易兴兵打仗呢?国内连年遭灾,收成不好;郡县官吏不称职,风俗、道德也很成问题,子杀父、妻杀夫的案件屡次发生。我认为处理好国内的事情很重要,应当首先整顿朝政,任用贤能。一定要出兵的话,打了胜仗,也后患无穷。仗着国大人多而对外炫耀武力,就是骄横的军队,军队骄横必定要灭亡。”汉宣帝便没有攻打匈奴,只让部分军队开到车师附近,等匈奴兵退走后,接郑吉的军队返回渠犁。

魏相的话便可概括成“骄兵必败”,说的是用兵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焦头烂额的成语典故

西汉时期,车师国骚扰汉朝边境,汉宣帝决定派侍郎郑吉等人,将一大批免刑的罪人送到渠犁城一带,让他们开垦耕种,屯积粮食,以备攻打车师国之用。秋收时节,粮食丰收,官帝才派汉军去攻打车师。

车师国王不知所措,连忙向匈奴求救,谁知匈奴兵迟迟不到,车师国无奈只好投降了汉军。战后,侍郎郑吉派三百士兵留驻车师国,自己带兵返回了渠犁。

当得知汉军主力撤出了车师,匈奴立即派骑兵袭击车师,郑吉迅速前来救援。因敌众我寡,也被匈奴军给围圃住了,郑吉赶紧派人去汉都求救。

汉宣帝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赵充国主张趁匈奴势力尚弱,派兵攻打其右翼,迫使它从车师撤军。丞相魏相却有不同的主张,他对皇帝说:“最近几年,匈奴没有来侵扰我们的边境,现在为了车师而去攻打他,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而且边境上的百姓生活很困难,无衣无粮,只能穿羊皮、狗皮以草籽充饥。怎能轻易兴兵打仗呢?再说国内也连年遭受灾害,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加上郡县的许多官吏不称职,风俗、道德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发生了很多起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的案件。我认为眼前最重要的是整顿朝纲,任用贤能,如果一定要出兵攻打匈奴的话,即使胜利了,也会产生无穷的后患。倚仗着国人人多而穷兵黩武,就是骄傲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是注定要失败的。”

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意见,决定不大规模地攻打匈奴,只是调动一部分军队开到车师附近,援助郑吉的军队返回了渠犁。

汉朝时期,汉宣帝重用霍光,不听徐福的限制霍光的劝谏。霍光的子孙图谋造反被宣帝镇压,宣帝奖赏那些有功人员,唯独不赏徐福。于是有人上书讲述曲突徙薪的故事,讲主人款待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人而忘记提出改正意见的人,宣帝立即重赏徐福,并封其为郎中。